南京市文广新局开展
2016年全市文化系统10件大事
评选活动啦!
经广泛征求意见,
遴选出30件候选文化建设事项,
向社会公开投票征集,
从中评选出10件文化大事。
下面备选条目中,
哪些是您心目中的"文化建设大事"?
快来投票吧!
注意:
1、一个微信号只能投一次,一次最多可选10个候选项目。
2、投票时间:2017年1月25日至2017年2月8日。
3、30件候选文化建设事项详细介绍附后。
请投选出您宝贵的一票
2016年30件候选文化建设事项
1、南京市在公共文化、非遗保护、考古等多领域制定出台规划、政策,使文化发展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2016年,南京市面对文化建设新形势、新要求,先后制定出台了《南京市“十三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南京市关于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南京市促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实施办法》《南京市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实施意见》《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南京市地下文物考古工作办法》等多项关于保护历史文脉和促进文化发展的规划、实施意见,为推动南京文化迈上新台阶提供政策支持。
2、南京城墙和朝天宫在“名城会”举办期间向世界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底蕴和风采
2016年10月23日,2016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开幕式在中华门瓮城隆重举行,现场以古老沧桑的城墙为“幕布”,采用沉浸式剧场、3d灯光技术将文化遗产和时尚科技完美融合,打造一场绚丽的视觉盛宴,650岁的南京城墙焕发新的时尚和光彩。名城会“市长论坛”在朝天宫成功举办,南京市博物总馆与国内外新锐设计师合作,以“中国文化国际表达,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理念,推出了“浮阁”、“宫影”、等大型装置艺术作品,赢得了中外嘉宾的喝彩。
3、南京入选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
2016年6月,南京被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成为了全国26个文化消费试点城市之一。制定出台了《南京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实施意见》及演出市场、电影市场和文博文创产品市场试点方案。进一步提升南京文化消费整体能级和水平。
4、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金陵图书馆被列为国家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
2016年,南京市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文创工作,国家文物局遴选出92家单位作为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南京市博物总馆位列其中。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被文化部列为全国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美术馆部分);金陵图书馆被文化部列为全国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公共图书馆部分)。2016年1月,南京市文广新局、南京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关于促进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的指导意见》。南京市博物总馆举办文创大赛,先后开发六朝风采、明文化、梦中红楼、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粉彩万花6大系列570类富有南京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推出南京文创“大观园”品牌。2016年5月,南京市文广新局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文创产品展。2016年6月,南京作为率先启动文创产品开发工作的城市在武汉“全国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推进会”上介绍经验。
5、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2016年10月,文化部、财政部公布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名单,南京市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榜上有名。文化惠民“百千万工程”是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于2012年共同推出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该工程采取“政府买单、菜单服务、市区联动、评选奖励”的运作方式,以“百场公益演出广场行”为龙头的系列品牌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不谢幕的剧场”、“不停演的广场”,带动各区全年演出达千场,全市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过万场,以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多元文化需求。
6、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文本正式递交,联合申遗工作进入新阶段
南京是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牵头城市。2016年,南京市积极推进南京城墙“申遗”进程:经补充修改、充实完善的“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文本”正式递交国家文物局;邀请国内遗产专家对城墙突出普遍价值进行研讨,不断丰富城墙整体价值内涵;公布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京城墙保护规划(2008-2025)》,制定《南京城墙保护和利用两年行动计划》,开启新一轮城墙保护和整治工作;对照申遗标准,加快推进南京城墙博物馆建设,启动南京城墙遗产监测预警平台建设。2016年12月,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第四次工作会议在辽宁兴城召开,统一部署、协调步骤、凝聚共识,加快联合“申遗”步伐。
7、成功举办“金陵神工 匠心传颂”2016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展
为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 2016年6月在中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南京市文广新局举办了“金陵神工 匠心传颂”2016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华展。本次展览重点汇集了60余项南京本地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其代表性传承人作品,展览共设置了8个展演展示及互动区域,通过现场展示、演出与互动体验,让近万名观众近距离领略到金陵匠人的传世绝技。
8、袁枚雕像在“随园”落成
2016年11月,作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展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袁枚雕像在宁海路与广州路交汇口“随园”区域落成。新落成的“袁枚”塑像与其他将落成的九位名人塑像,从征稿到完成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是一项高水准、高质量、高标准的艺术创造工程,成为南京市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9、“老人10元观影活动”广受社会好评
从2016年9月1日起,60周岁以上老人在南京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的49家会员影院中均可享受10元优惠观影。该活动是在市文广新局的推动和促成下,由南京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与北京微影时代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影院按影片的南京最低发行价结算,差额部分由微影公司补贴。活动开展以来,每月超过2000人次老人享受到了优惠观影。如此大面积、长时间低票价优惠活动在全国尚属首次。
10、构建“文保执法社会治理模式”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
南京市文广新局自觉将社会治理理念引入并运用到文物保护行政执法领域,积极探索实践并形成以“行政执法引领+志愿服务支持”为内核的“文保执法社会治理模式”。南京市文物保护志愿者总队2014年6月成立至今,文物保护志愿服务时间总计约27000小时,提交文物保护巡查表近2500份,报告文物安全隐患或案件线索180余件。2016年2月4日,国家文物局在“2014—2015文物行政执法十大指导性案例”发布会上对南京市加大力度、创新方法,发动文物保护志愿者助力执法巡查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给予肯定。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成立“文物志愿者机制研究”课题组,南京市被确定为全国典型城市之一。2016年12月《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扬子晚报》等多家媒体对南京文保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及成效进行了深度报道。
11、“一月一名著”南京品读活动走进寻常百姓家
2016年“一月一本南京传世名著”品读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南京领读者联盟内的读书会采用“自己买书看、专家线上导读、线下实地寻访、专家线上讲座、全媒体宣传”五位一体的方式领读,让经典名著飞入寻常百姓家。南京传世名著品读活动,对带动南京出版和文创产业的发展也产生积极影响。
12、成功举办第十六届南京文化艺术节
2016年9月28日至10月29日,由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南京市文广新局承办的第十六届南京文化艺术节隆重举办。本届艺术节以“文惠万户 艺香金陵”为主题,突出文化惠民,组织了舞台演出、群文活动、文博书画展、电影展映等55项精彩的文化活动,其中舞台演出19场、群文活动22项、文博书画展13个、电影展映100场,共计41万人次参与、观看各类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喜爱,为金秋南京营造了一个浓烈的文化氛围。
13、南京在埃塞俄比亚建立“中国图书之窗”
为进一步扩大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两国文化交流,2016年9月7日,南京文化代表团向埃塞俄比亚国家图书馆赠送中英文书籍200册,建立了“中国图书之窗”。非洲多国的“中国图书之窗”由南京首创,现已成为中非文化交流的品牌。
14、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2016年5月,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是全国唯一的太平天国专史博物馆,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作为公众服务窗口部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始终以社会满意为目标,以优质服务为重点,成功创建全国“工人先锋号”,树立了全省文博系统公众文化服务的行业标杆。
15、金陵图书馆“朗读者”志愿服务组织向视障人士提供公益性志愿服务
2016年,金陵图书馆联合南京新闻广播共同举办公益品牌活动——“朗读者”项目,为视障人士提供朗读服务,通过招募朗读志愿者,将图书作品录制成有声读物,供视障群体及其他有收听需求的人群阅读。“朗读者”项目获得南京市文明单位首批活动品牌三等奖,《中国文化报》等媒体对其活动开展进行了充分报道。
16、南京市艺术小学(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新校区启动建设
南京市艺术小学新建校区项目于2016年5月启动建设。建设地点位于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白象片区R2地块,项目总用地面积53292平方米(约80亩),总建筑面积约37000平方米。该项目拟建设文化教学楼(含地下停车场)、艺术综合楼、食堂、体育馆、剧场及音乐厅、宿舍(共6栋)及室外绿化、给排水、电气、消防等配套设施工程,建成后招生规模为800人, 5轨30个班,为全日制公办寄宿小学。
17、“南京明城墙肇建65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成功举办
2016年南京明城墙肇建650周年之际,南京市文广新局、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等有关部门策划举办了“城门挂春联、古都开门红”、“南京城墙650周年生日会”、“环城七十里”四季健步行、南京明城墙国际跑步节、南京明城墙650年摄影大赛、南京城墙全球华语诗词创作大赛等26项文化活动。各类宣传策划活动,社会关注度高,对提升南京城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生积极影响。2016年10月18日,南京城墙研究会、南京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揭牌成立。研究会与基金会的成立,标志着南京城墙保护工作从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转入社会各界多方支持的新阶段。
18、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开馆
2016年5月,位于堂子街108号的太平天国壁画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新馆总面积约4100平方米,共展示堂子街原址和移自南京竺桥的24幅太平天国壁画真迹。全新亮相的壁画艺术馆建筑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修缮后的堂子街古建筑,保持原有的庭院格局、建筑风貌及原址壁画;东路新建一组与原有古建相协调的壁画艺术陈列厅,以及文物库房、文物修复室等配套仿古建筑;西路恢复园林建筑,并对花厅和书房进行了重新维修。
19、南京市推出博物馆运营管理情况定期通报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南京市博物馆体系建设,强化博物馆服务社会的导向,不断提升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2016年,南京市文广新局每月向社会公布南京市多家博物馆运营管理情况,通报内容包括博物馆参观人次、门票收入、社教活动、临时展览和拟举办展览备案等多项指标。
20、鼓楼区“白云亭公益剧坊”积极开展公益惠民演出
“白云亭公益剧坊”是江苏省第一个以戏剧教育为主题,以公益惠民为基础,以慈善帮扶为目标的文化教育平台。2016年公益剧坊充分利用社会及高校戏剧文化资源,建立戏剧培育、孵化、演出及创作相结合的戏剧文化基地。公益剧坊还与省市演艺集团等专业团队合作,全年开展常态化演出,演出内容包含戏剧、曲艺、民乐、流行乐、室内乐、儿童剧、经典老电影、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等主题剧目的演出。
21、玄武区第十三届长江路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
2016年11月18日玄武区第十三届长江路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推出“艺韵、书韵、乐韵”三大系列活动,其中:艺韵系列通过高品质的文艺演出,艺术化地展现长江路的历史风韵和现代风尚;书韵系列通过开通线上导读、开办名家讲坛、组织文化行走等方式,引导更多读者了解长江路历史文脉;乐韵系列通过整合长江路沿线文博场所资源,让群众在长江路沿线品味古今。
22、建邺区以文化馆小剧场公共演出为试点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路径
2016年,建邺区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路径,以建邺区文化馆小剧场公共演出为试点,在区财政局的指导下,聘请第三方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和监督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分别向省、市演艺集团购买24场优秀的国内外剧(节)目,是全省首家实施该项工作的单位。全年共开展20场高水平的文艺演出累计服务观众已近10000人次。
23、打造十里秦淮风光带,内外秦淮河实现贯通并投入运营
2016年底,内秦淮河开通了东水关—中华门五华里和东起中华门城堡公园、西至西水关五华里水上游览线。其中,西五华里的水上线路以“两栖”为主,在沿线增设码头。游船从东水关出发,途经夫子庙、白鹭洲公园、凤凰台、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等诸多景点,至西水关入外秦淮河,再一直游览到三汊河口。
24、雨花台区成立中国(南京)软件谷魔力多数字娱乐产业孵化基地
中国(南京)软件谷魔力多数字娱乐产业孵化基地项目立足于南京,向全国进行设点布局,目标以南京为总部打造20000平方以上的孵化基地,可容纳3000人办公和创业,引进和孵化100家以上企业,孵化成功率力超60%。以专业的孵化服务为基础,依托软件谷强大的资金实力,联合上海交大教育集团资深的科技园区管理经验和人才培训经验,建立一个以游戏产业为特色的数字文化孵化基地。
25、栖霞区“扫黄打非”进基层专项工作成效显著
2016年,栖霞区借助志愿者、网络科技等各方力量增强宣传影响力、扩大信息搜集面、提高信息传输效率,扎实推进“扫黄打非”深入基层。所有街道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所有社区(村)配备专(兼)职巡查人员,30个村85个社区共有448名“扫黄打非”网格员、信息员、联络员。
26、高淳区探索公益电影放映“约片制”
2016年,高淳区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中实行“约片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影片目录通过高淳发布、高淳区文广局官方政务微博和高淳区“农家书屋”QQ群等多个信息平台进行发布,农民朋友可在网上约片或者与所在镇放映员联系,农村电影放映协会汇总约片信息后,通知所在镇的放映员订片并安排放映。
27、江宁文化馆舞蹈《厨房的味道》登上群星大舞台
《厨房的味道》取材于百姓生活,由江宁文化馆赵燕、方屹、吴昊、田迪等群文干部主创,经过多年的潜心修改和艺术打磨而成。该台演出成功入围文化部第十七届群星奖决赛,于2016年10月向全国人民汇报演出。
28、第四届“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成功举办
2016年8月26日,由浦口区有关部门承办的第四届“林散之?江苏书法作品双年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展。本届展览积极探索办展方式,面向全省征稿2251件。展览分五种书体评审,经过初评、终评、面试三个环节,最终产生180件入展作品,这些作品风格各异,形式丰富,质量上乘,充分展现了江苏书法的整体水平与最新成果。
29、六合区举办首届“书香六合 经典诵读”大赛
六合区首届“书香六合 经典诵读”大赛由六合区全民阅读办、六合区区级机关工委、六合区教育局、六合区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六合区图书馆承办。该项活动于2016年9月6日启动报名,9月19日举行预赛选拔,9月28日举行决赛展示。全区共有52个单位参加此次大赛, 14件作品进入决赛。
30、溧水区建立4家24小时自助式图书馆
2016年11月,溧水区在体育公园、文昌东路、幸庄产业园、尚溧城等街区、公园和人流密集场所,分别建立了4家全天候、全自动、自助式图书馆。读者可以自助办证,通过书香溧水移动客户端,扫描下载数量庞大的电子书、报纸期刊和音频视频等。自助图书馆还逐步向街道和乡镇延伸,为广大读者创造优良的阅读环境,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快来为你心中的10件文化大事投票吧!
(最多只能选10项哦~)
来源 | 文话南京
编辑 | 吴一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